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两种以小腿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为血供来源的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评价。方法:自1997年6月以来,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对30例患者进行手术修复,患者年龄7~68岁,病史最长12年,皮瓣面积6cmx5cm~18cmx9cm。结果:腓肠神经皮瓣组16例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隐神经皮瓣组14例中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均经中药生肌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3个月至6年的随访,无一例复发。即使在一些较特殊的病例:下肢血管条件差如足背动脉已经缺如并合并大、小隐静脉均曲张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腓肠神经已于小腿中下段损伤的患者、小腿胫腓骨GustilloⅢC型开放骨折的患者以及大面积足跟缺损的儿童患者皮瓣也都完全成活。腓肠神经皮瓣组中有2例分别联合比目鱼肌肌瓣和踇展肌瓣转移填塞胫骨和跟骨病灶清除后的空腔,2例使用美国产OsteosetT植骨替代物后皮瓣转移,均获成功。肢体的外形及功能满意,皮瓣质地耐磨,有保护性感觉恢复。结论:小腿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血管神经蒂恒定,变异小,蒂长,旋转范围大,皮瓣血运佳,极易成活。动脉供血可靠,静脉回流充分。皮瓣切取操作简单且不牺牲主干动脉,不需吻合血管。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尚可与比目鱼肌和踇展肌肌瓣等联合转移和使用植骨替代物等填塞胫骨和跟骨骨质缺损处的空腔。这两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厚薄适中,质地耐磨,尚可制成感觉皮瓣。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足背和足跟等部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其它诸多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腓肠神经 隐神经 营养血管 手术修复 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舒衡生 张铁良 马宝通 阚世廉 张建国
天津医院创伤骨科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4
200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