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胫骨近端骨软骨瘤与鹅足综合症
目的:通过对儿童胫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的回顾与随访,总结其临床、放射片特点及其与鹅足的关系和手术指征。方法:回顾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因胫骨近端骨软骨瘤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共35例(39膝),记录就诊原因,有无诱因,疼痛性质,有无压痛,肿块或肿胀,滑囊,关节绞索及弹响,测量X片肿物位置,大小,描述其形状和方向。记录并比较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35例(39膝)中31例为单侧受累,除9例因外伤使症状加重外,余无诱因,29例(30膝)因胫骨近端内侧疼痛而就诊,31膝有局部压痛,27膝可触及局部肿块,均未及明显滑囊。4例伸屈膝关节时有弹响,5膝伸直活动受限,1膝屈曲受限。症状均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多可缓解。X片肿物呈玫瑰花刺样17膝,冰柱或圆锥样13膝,结节或隆起形9膝。平均高1.05 cm, 底边1.0 cm,肿物尖端平均距膝关节内侧间隙3.85cm。术中发现16膝病变表面滑囊形成,5膝病变刺入鹅足,4膝软骨帽与下方骨质分离,术后病理检查36膝为骨软骨瘤。平均随访4年10月症状完全恢复,无骺板损伤,复发和恶变。结论:儿童胫骨近端骨软骨瘤多呈玫瑰花刺样或冰柱样,其与鹅足关系密切,常引起鹅足综合症,少数情况下致关节绞索,因其软骨部分常较骨性部分大,X片所示骨性肿物有时很小,易漏诊或误诊为半月板损伤。手术彻底切除效果好,罕见复发与恶变。
儿童疾病 胫骨近端骨软骨瘤 鹅足综合症 临床疗效
任秀智 杨建平 戴祥麒 王春会 孙永胜
天津医院小儿骨科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7-20
200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