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实验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3种固定材料对胫骨Ⅱ区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及对带锁髓内钉病人术后随访。方法:采用12具防腐湿润胫骨标本随机分成4组,一组作为正常对照,其余三组制成胫骨Ⅱ区斜行骨折模型,分别用带锁髓内钉、L-DCP及外固定支架固定,沿骨皮质内外侧骨折线两侧粘贴6枚电阻片。测定各组在40Kg时的应力应变情况及垂直压缩和前外侧三点弯曲时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随访14例带锁髓内钉病人。结果:(1)髓内钉抗压刚度最强,同L-DCP及外固定支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L-DCP抗弯刚度最强,同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外固定支架压缩及弯曲性能最差。(2)髓内钉组压缩应变最小,接近正常对照组。(3)临床随访结果按Joher-Wruhs评分标准优良率78.1%。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坚强,适于胫骨近端骨折固定,应力遮挡小。手术应注意适应症选择,术中仔细操作,防止并发症发生。

胫骨近端骨折 带锁髓内钉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冯卫 姜文学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新世纪天津骨科第二届学术会

天津

中文

42-46

2004-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