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水稻对土壤甲烷排放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起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水稻田是主要温室气体CH4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研究转基因水稻田甲烷排放规律,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活跃的”产甲烷古菌、甲烷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对于认识和评价转基因水稻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种TT51(CrylAb/CrylAc融合基因),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品种(Minghui63)作为对照。采用PCR-DGGE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转基因和亲本水稻之间,土壤CH4排放差异较为突出的水稻生长阶段(苗期、分蘖期和晒田期)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及表层土壤甲烷氧化细菌群落差异。运用稳定同位素标记(SIP)和PCR-DGGE联用技术研究分蘖期转基因水稻根际“活跃的”产甲烷古菌群落。
转基因水稻 土壤 甲烷排放 微生物
韩成 刘标 贾仲君 申卫收 钟文辉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2-25
2011-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