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类胃肠道间质瘤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和胆碱能毒蕈碱受体的表达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2-1.4/10万。GIST微小瘤(GISTtumourlets),可伴发于散发性GIST或仅在胃肠道术后标本或尸检中偶然发现,检出率高达9.1-35%。GIST具有潜在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目前普遍认为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Cajal,ICC)或向ICC分化的潜能干细胞。ICC是一类特殊的介于神经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间质细胞,通过发挥胃肠道基本电节律的起搏和介导神经递质传递的功能而调控胃肠道动力。ICC发挥胃肠道基本电节律的起搏作用机制目前多认为与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sphosphate,IP3)介导的钙库、线粒体和细胞膜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onselective cation channel,NSCC)这三个要素组成的起搏单位共同完成,而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channels,TRPC)蛋白作为一种NSCC,是参与ICC起搏活动的关键结构。

胃肠道间质瘤 间质细胞 胆碱能毒蕈碱受体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徐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 300052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科学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161-162

2011-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