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淋巴结结构与艾滋病的发病

  本文对淋巴结发育、组织结构与CD4”T细胞的存活、发育和运输和HIV感染后淋巴结结构改变及对病程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总结出: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将可能延缓炎症反应对淋巴结结构的破坏,为免疫重建提供机会;抗炎症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减轻炎症病理改变和胶原沉积,同时长期使用抗炎症药物也是安全的:通过免疫干预,如使用IL-7和CCL19,可能有益于维护CD4FT细胞群的稳态;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可能部分逆转淋巴组织损害,从而恢复淋巴组织微环境功能,支持免疫重建。

淋巴结 艾滋病 细胞免疫 发病机制

赵敏 黄磊

解放军302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

武汉

中文

73-77

2011-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