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针刺激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出血大鼠脑内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脑出血大鼠脑内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脑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和肝素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BMSCs移植组(BMSCs组)和BMSCs移植联合电针刺激组(EA-BMSCs组),移植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SS),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MSCs在脑出血大鼠脑内的分化情况。结果:两组大鼠在建模后细胞移植前同一时间点的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细胞移植后,同组后一时间点的NS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5);与BMSCs组相比,同一时间点EA-BMSCs组的NSS评分明显降低(3d~14d,P<0.05)。与BMSCs组相比,EA-BMSCs组在同一时间点的BMSCs表达NF-200的阳性细胞率显著卜升(1d-14d,P<0.05),表达GFAP的阳性细胞率也明显提高(5d-14d,P<0.05)。结论:BMSCs移植联合电针刺激较单纯BMSCs移植更能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电针刺激有利于促进外源性B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脑出血 电针刺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涂江义 高小青 萧洪文 陈波 杨朝鲜

泸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四川泸州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66-69

2011-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