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940例突发性耳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建立数据库,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的卡方检验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于P<0.05的因素再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就诊时间与预后有相关性,疗效随着就诊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差。听力损失程度与预后有相关性,听力损失程度越大预后越差。971耳中伴发高血压病82耳,疗效与不伴高血压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发糖尿病71耳,疗效与不伴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叉:伴发腔隙性脑梗塞29耳,疗效差于不伴腔隙性脑梗塞组;伴发中耳炎55耳,效果差于不伴中耳炎组;伴发颈椎病84耳,效果差于不伴颈椎病组;伴发血脂异常145耳,效果差于不伴血脂异常组。结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就诊时间,有无眩晕、中耳炎有关。年龄小,就诊时间短,听力损失程度轻,不伴眩晕、中耳炎者预后好。目前突发性耳聋治疗无特效药物,早期综合治疗,对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有积极影响。应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以便能更客观、准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耳聋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突发性耳聋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疗效 预后因素

张芩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太原(030001)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感音神经性聋专题学术会议

兰州

中文

20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