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慢性重症肝炎的救治水平(附11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11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有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9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9岁。11例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者9例(其中合并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者2例,合并有应用中药史者3例),单纯长期大量饮酒者2例。住院期间出现肝性脑病者2例,肺内感染者4例(其中2例合并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者1例。本组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黄疽、皮肤痛痒及厌食、恶心等消化道症状。通过对患者病情分析,予以一般支持疗法、病因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结果:11例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肝功及凝血功能各指标趋于好转。结论:首先,慢性重症肝炎一旦发生,病情恶化极快,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成功救治慢性重症肝炎的关键。其次,病因治疗是根本,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病情进展,如积极抗病毒治疗、戒酒、停止服用可疑致肝损伤的药物等。同时根据具体病情适时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措施,可协助改善患者病情,增强疗效。再次,积极对症治疗是要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促进肝衰竭,增加死亡率,故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慢性重症肝炎 诊断标准 临床治疗
张茜茜 辛桂杰 郭晓林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长春 130021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90-192
2011-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