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腺分泌性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观察15例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论:乳腺分泌性癌是一类免疫表型为基底样型的乳腺癌,但其组织学级别低,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预后较好。当肿块直径>2 cm,组织学级别较高并表达CKS/6时,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升高。对于发生于腋窝的分泌性癌患者,肿块的部位以及是否伴有正常的乳腺小叶可能提示肿瘤起源于易位的乳腺组织。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可以准确地评估乳腺分泌性癌的腋窝状态。对于肿块≤2 cm的患者,推荐行保乳治疗加SLNB;对于肿块>2 cm的患者,推荐行乳腺切除加SLNB。若SLNB结果为阴性,则患者可以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分泌性癌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前哨淋巴结活检

李大力 杨文涛 肖秀英 水若鸿 涂小予 陆洪芬 施达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93-97

2011-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