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与低碳构造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空间重构等空间运动的过程机理出发,初步归纳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路径,即分区制导向的快速郊区化,着重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组织的微观格局、构成结构、推进方式、实现质量和个体作用等特点对城市资源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公正等问题的影响。同时,基于个体研究范式,针对节能减排、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正义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单位制与分区制的组织特点比较基础上,阐述了新单位制的低碳构造模式和中观层次的“多中心+活动空间组团”式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体系,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规划与营造和城市管理等多方面探索了中国城市低碳构造体系。

城市规划 空间组织 郊区化 低碳构造体系 单位制

柴彦威 肖作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10年会

深圳

中文

426-431

2010-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