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PAE期间大肠埃希菌形态学观察及菌体大小和DNA含量变化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PAE形成机制。方法:于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应用原子力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与荧光探针碘化丙啶结合,检测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结果: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E.coliATCC25922在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体外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菌体显著延长、DNA含量变化显著升高。结论: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 ATCC25922呈特征性的丝状体变化,而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随之相应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DNA含量变化相关。

加替沙星 抗生素后效应 合理用药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流式细胞仪技术

束曼 王睿 张永青 粱蓓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药学研究室 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2003年北京地区药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9-35

2003-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