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评估家庭消费碳排放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特征,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家庭消费的结构性差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排放特征上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在单个家庭层面上,中国大多数家庭以生存性碳排放为主,文化消遣、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须的碳排放量较低,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本文以中国北方农牧区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特征。研究提出了农牧民家庭生存碳排放评估指标体系,计算了农牧民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方面,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构成呈能源消费主导型,家庭用能结构较粗放,且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在食物方面,农牧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渐低碳化,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低,属基本生存线排放。
生存性碳排放 北方农村牧区 评估指标 结构特征
刘荣霞 张鹏鹏 夏建新 汲荣荣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珠海
中文
215-219
2011-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