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减量化效果及环境效益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日趋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杭州市为例,研究了卫生填埋、回收利用+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卫生填埋、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卫生填埋等4种不同处置模式下减量化效果,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情景下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1)在卫生填埋模式下,至2020年填埋场将全部封场;回收利用+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卫生填埋、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卫生填埋等处置模式下,减量化效果分别为10.62%、61.52%和72.18%,这将使填埋场使用年限比卫生填埋模式分别延长3年、11年和53年;2)假定以年产402.2万吨生活垃圾为例,对有机物采取资源化利用(如堆肥),可比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减少CO2、CH4排放量分别为449.2×104t、53.3×104t。本研究可为政府职能部门正确选择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技术 减量化效果 环境效益 填埋场

陈永根 周传斌 徐琬莹 王如松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珠海

中文

410-413

2011-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