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盆地构造演化的启示

  右江盆地位于桂西、黔南及滇东交接部位,为金沙江-红河-马江缝合带与扬子板块之间的大陆边缘盆地。在盆地北缘的普安、紫云、南丹和八渡等地区存在晚古生代连续的硅质岩-泥岩-灰岩以及玄武岩组成的深水相地层组合。由于硅质岩很少受后期成岩改造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热液沉积、火山碎屑及陆源碎屑等的含量变化,对古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对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内90个硅质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以讨论晚古生代右江盆地的构造属性。

右江盆地地区 晚古生代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演化

黄虎 杜远生 杨江海 胡丽莎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因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西安

中文

135-136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