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木嘎岗日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中部的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位于北部羌塘地块和南部拉萨地块之间,其可能保留有中特提斯洋形成和演化过程的信息。虽然国内外对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做了大量研究,但其所代表的中特提斯洋盆的打开闭合时间,洋壳的俯冲极性及演化历史等相关重要问题仍存在争议。位于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内部的木嘎岗日群是一套侏罗纪复理石沉积组合,主要为板岩和各粒级砂岩交替出现,代表班公湖一怒江洋盆中侏罗世深海-半深海沉积,因此,对其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本文初步得到了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内部从东至西4个木嘎岗日群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组成分布特征,据此探讨了其沉积物质的来源及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中部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木嘎岗日群 沉积岩 碎屑锆石 年代学特征
邬建斌 许继峰 陈建林 王保弟 黄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58-359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