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异常高孔隙成因分析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铜钵庙-南屯组发育火山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存在五个异常高孔隙带,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450-1500m、1560-1775m、1840—2030m、2110—2230m、2330—2520m。针对上述五个异常高孔隙带,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凝灰质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有关,凝灰质成分易于发生溶蚀是形成异常高孔隙的根本原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溶蚀溶解作用得以进行的主要营力:有利的沉积相带空间配置关系是控制异常高孔隙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绿泥石向高岭石转化产生的无机酸对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异常高孔隙 火山碎屑岩 凝灰质成分 溶蚀溶解 有机质热演化过程 塔木察格盆地
张丽媛 纪友亮 刘立 张革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61005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61-173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