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凝灰岩的锆石年代学和化学组成研究:是岛弧而不是地幔柱火山作用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成因的沉积夹层的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夹层来自与同时的岛弧火山活动,而不是来自于前人认为的峨眉山或者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这个结论从而表明,将这两个地幔柱的火山活动同P/T之交的生物和环境相联系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更多的直接证据。本研究数据支持岛弧火山活动可能对上述的生物和环境产生影响。区域研究表明,右江盆地南缘存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岛弧火山活动。从全球来看,二叠纪-三叠纪超大陆Pangea盛行,在其边缘形成了全球规模的泛大洋俯冲和岛弧火山活动。因此,在考虑生物灭绝和环境恶化的诱因时,这种大尺度的洋壳消减和相关的岩浆和构造事件的生物和环境效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火山夹层 岛弧火山作用 锆石年代学 二叠纪-三叠纪 华南地区
杨江海 杜远生 Peter A.Cawood 黄宏伟 黄志强 黄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St.Andrews,North Street,St.Andrews KY16 9AL,UK 广西地矿局地质勘查总院,南宁 530023
国内会议
贵州
中文
107-10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