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侏罗纪和白垩纪两极和泛赤道分布双壳类的扩散机制和地层学意义

  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双壳类的两极和泛赤道分布现象非常明显。这些双壳类不仅地理分布广,而且地质分布时限多很短,因此,它们均具较大的地层学意义。所有这些中生代呈两极和泛赤道分布的双壳类化石均具很大的浮游异养型胎壳和足丝凹口(张开)或固着痕,表明这些双壳类经历了幼虫期的浮游和幼虫期后的假漂浮生活。因此,可确定两极和泛赤道分布的双壳类常为全球侏罗系和白里系划分和对比的标志。

双壳类 两极分布 泛赤道分布 扩散机制 地层学

沙金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贵州

中文

160-161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