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居住区绿化生态效益
本文就当前北京市居住区绿化存在重视景观效果,忽视生态效益的倾向,以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关于“北京市城市居住区绿化生态效益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在综合分析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现代城市居民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以及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改善空气温度、湿度和滞尘、杀菌、遮荫、防风、减噪等作用,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居住区绿化应从关怀居民的身心健康出发,把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效益放在首位,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和小气候条件,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发挥高大乔木改善生态环境的骨干作用,合理配置绿地中乔木、灌木和草地的比例,避免片面追求疏朗空旷而只有大面积草坪,使绿地生态效益明显下降的现象;结合居住区绿化的具体事例,阐述了对居住区绿化的不同地段功能要求不同,如何针对居住区绿地中不同地段的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地处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关系,合理增加绿量,并从分析园林绿化树种在生态效益、空间形态、景观效果和其他的生物学特性入手,提出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园林树种选择;通过对居住区内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活动特点和心理需求上的分析,主张居住区绿地应为居民提供户外绿色的游憩空间、健身活动场地和居住区社交场地,提出在居住区绿地不同地段内多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设计方案。
风景园林 居住区绿化 生态效益 人本主义
王晓娟
北京市绿美园林工程服务中心 10004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59-163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