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康复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与评估
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我们对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的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的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以《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手册》和小儿脑竣家庭康复按摩VCD》为教材,进行长期的家庭康复。对6个月~7岁的150例脑瘫患儿作随机对照的临床康复研究。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C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50例,t= 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两组差异有著性,t= 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医的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的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的生存南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模式 作业治疗 语言治疗
刘振寰 潘佩光 马美美 王青山 钱旭光 李玉秀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小儿脑瘫康复中心 528200
国内会议
广东从化
中文
57-60
2005-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