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大道之旨要與儒學在宋代衍變之大端
皮锡瑞之(经学历史)云:『学术随世运为转移,亦不蛊随世运为转移』。孔、孟之后,两千多年来,儒学之发展历程中,难免因时、空、环境或其他因素之影响,而有所起伏、衍变。其间,名为儒家,实巳悖离者有之;渗离异端之说者有之;偏执一端者有之。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遏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良有以也。综观历来儒者之所体悟、承传与阐发者,似多与孔、孟大道之主旨大意有所出入。其中,宋代儒学之发展、衍变,堪称典型,且其影响于后世学术文化之发展亦至深且钜,殊值注意。本文拟就孔、孟『大道』之主旨大要,以及儒学在两宋之发展历程中所产生之衍变,作一概略之探析。
宋代 儒学 衍变历程
方俊吉
臺灣義守大學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6-544
200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