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亲互隐”的争论谈儒家伦理的普遍性问题
近年来,哲学界在争论“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的问题,因为事关儒家伦理的历史考察与价值评判,故引起了很多学者关注。法学界关于“亲情容隐”的反思,早于哲学界,颇值得哲学、伦理学界的同仁们重视。本文由“亲亲互隐”的争论引出了关于如何历史地评价儒家伦理及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探讨。
亲亲互隐争论 儒家伦理 现代意义
郭齐勇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53-756
200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