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下星状神经节近红外直线偏振光照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研究欲探讨这一有代表性的治疗在高压氧下能否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三周后Fugle Meyer(FMA)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脑血流量的改变与肢体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国外有学者报道语言训练可使脑梗死失语症的病人听理解改善的同时也使大脑右半球rCBF增强,且其rCBF的增加与语言理解测试得分有很好的相关关系,Movi等报道了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量与运动、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李飞等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对照研究,发现ADL的恢复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与病灶及其周围区血流量增加呈正相关。本研究亦发现治疗后rCBF增加与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表明PT治疗后rCBF的增加与功能改善相关。现代理论认为,在急性梗死灶周围存在半暗区。虽然生物电活动终止。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和结构的完整性,若及时改善rCBF,恢复其血供,这些组织的突触传递就能够恢复,从而使神经功能缺损改善,ADL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真正缺血梗死区脑细胞功能虽然不能改善,但通过脑的可塑性和大脑的功能重组可以部分代偿。此时,rCBF的增加仍能使血氧和葡萄糖等的供给增加,使脑细胞活动改善,从而促进脑功能的重建,故rCBF的恢复有利于脑梗死后运动功能、ADL等脑功能的恢复。现代研究证明,rCBF的增加能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二者协同作用。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压氧 星状神经 红外照射 急性脑梗塞 肢体恢复
谭杰文 谢雪霞 陆士红 刘河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高压氧科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6-47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