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地球内部形状理论计算核幔边界的非椭球形状
本文在以上广义地球内部形状三阶理论基础上,利用由地震学资料得到的全地慢三维密度模型、和地壳(含海洋和陆地地形)的三维密度模型,重点计算了核慢边界的形状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只考虑深至70千米的地壳层三维密度分布的影响,核慢边界等势面的地形非椭球起伏也可以达到二百米左右。而如果考虑全地慢三维密度分布的影响,核慢边界等势面的地形起伏会更大。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地震层析成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核慢边界 形状参数 地震层析成像 广义地球内部形状理论
黄乘利 刘宇 刘成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市 20003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817
2011-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