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有机物和氯消毒副产物研究
分析比较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藻毒素、嗅味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有机物质量浓度以及相对分子量分布和亲疏水特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内有机物含量较细胞外高3倍以上(以DOC计算)。藻细胞内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区间主要分成3个部分:小于1kD(叶绿素,胡萝卜素,藻毒素,嗅味物质等)、40~800kD(藻蓝蛋白)、大于800kD(核糖体,蓝藻淀粉等);细胞外有机物分布主要集中在1~200kD之间(约占90%),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较少。此外,亲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内外主要有机物均为中性亲水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9%和52.7%。消毒副产物研究表明,细胞内外有机物三氯甲烷生成潜能为18.24μg·mg-1和26.72μg·mg-1DOC;总氯乙酸总生成潜能为66.98μg·mg-1和58.56μg·mg-1DOC。此外,细胞内外有机氮/有机碳较普通原水高3倍以上,DON/DOC(溶解性有机氮/溶解性有机碳)=0.23,可能造成以有机氮为前体物的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成。同时,细胞内还大量存在细胞外不存在的致嗅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藻毒素含量较细胞外也高数倍。
水处理 富营养化 铜绿微囊藻 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分子量分布
高乃云 王昊 黎雷 张可佳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
无锡
中文
509-51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