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18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韧性的关系
目的:考察汶川地震18个月后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的PTSD、焦虑、抑郁状况,并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PTSD、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都江堰地区17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分析表明,母亲关爱与父亲关爱、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与PTSD、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控制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控制、FTSD、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关爱与母亲关爱、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与PTSD、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控制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控制、PTSD,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PTSD、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汶川地震 青少年心理 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韧性
孙仕秀 范方 耿富磊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13-114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