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新进展
针对心血管动脉血栓形成中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已得到确认,如阿司匹林(COX1抑制剂)、氯吡格雷(ADP P2Y12受体拮抗剂)和GPIIb/IIIa(αIIbβ3)拮抗剂。但经这些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仍然有较高的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新型P2Y12拮抗剂,如最近FDA批准的普拉格雷,以及替卡格雷、坎格雷洛和伊诺格雷,与氯吡格雷相比具有起效快、差异小、对血小板抑制更彻底等优势。目前正进行Ⅲ期研究,判断这些新型P2Y12拮抗剂是否比氯吡格雷具有更好和/或更快的抗血栓效果、而且没有不可接受的出血或其它副作用。凝血酶受体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拮抗剂也正在进行Ⅲ期试验,其它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也正在研究中。最终目标是找到一种既能有效地预防血栓、又不增加出血等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重点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血小板药物 腺苷二磷酸受体拮抗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蛋白酶活化受体1拮抗剂 动脉血栓
蔡华聪 王书杰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31
2012-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