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
通过对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血栓形成、预后因素及危险度分层的介绍,本文总结了ET治疗的现状,强调对ET患者应当根据危险度分层治疗:对于低危的ET患者通常应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而对于高危的ET患者则需要给予降细胞为基础的治疗,可选择经基脉治疗,对于年轻的或妊娠ET患者可选用IFN-a治疗;对于经基脉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阿那格雷可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必须对所有ET患者进行共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严格监测与控制。新药如聚乙二醉IFN或JAK2抑制剂在ET治疗中的地位目前仍在研究中。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 血栓形成 危险度分层 分层治疗
冯茹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5-120
2012-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