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近年来,皖北故道地区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 Rehd.)品质下降成为其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砀山酥梨品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自授粉受精后梨果实内多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存在形式不断变化,并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等过程。有些学者就内源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砀山酥梨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关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未见报道。为此,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其果实发育期间果肉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便揭示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对生产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果实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砀山酥梨 内源激素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潘海发 徐义流 张昂 张金云 高正辉 束冰 郭传翔 伊兴凯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合肥 23003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 230036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2457

2011-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