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柿果实脱涩过程中乙烯转导元件的表达研究

  本文以成熟磨盘柿为材料,采用了CO2 (95%,48 h)和乙烯(100μL·L,48 h)处理进行采后脱涩研究,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果肉组织可溶性单宁和乙醛含量等的影响。基于柿的EST数据库和RACE技术,克隆了柿果实乙烯信号转导元件。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不同脱涩的处理对柿果实乙烯信号转导元件的转录调控模式。

柿 可溶性单宁 脱涩处理 乙烯信号 基因表达

殷学仁 石艳娜 闵婷 陈昆松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 310058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合肥

中文

2497

2011-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