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GIS技术模拟和预测山西省地下水砷污染区的分布
通过对来源于中央转移支付项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中山西省712个村5081口井的砷浓度数据,及地形变量、遥感影像信息、地质信息、水文信息、重力信息等辅助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次研究中,将所有采样点随机分为两个子集。应用Logistic regression统计分析二元反应变量(高/低砷浓度)和辅助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以10μg/L为闭值的地下水高砷概率预测模型。用20%的数据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并计算分界点概率值,用来将地下水高砷概率预测地图重新分类为一个二元风险地图。本次研究中,作者发现一些与地下水高砷有关的环境变量可以作为建立地下水砷污染模型的辅助变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砷污染区位于盆地地区,且从模型得到的概率地图和二元风险地图可以很好的指示出潜在的地下水砷污染区。模型预测显示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和运城盆地存在地下水砷污染区与已证实的地下水砷污染区一致。
地下水 砷污染区 地理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砷污染模型 概率预测
张强 郑全美 李冰 李昕 席淑华 孙贵范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01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41-14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