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大骨节病消除标准研制

  目的: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提供“大骨节病消除标准制”用以判定有多少病区达到消除水平,以便准确把握病区病情,科学的制定防控策略和防制规划,评价防控(制)效果、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方法:汇总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进行年度间的比较,绘制流行曲线,进行长期趋势的判定和描述,分析全国宏观病情,预测未来流行趋势;回顾全国大骨节病防治历史,阐述综合防治策略效果:明确目前病情现况;以7~12岁儿童的临床检出率、X线检出率、X线骨端检出率和X线干骺端检出率为指标,以5个历史重病区省份中与病区村相邻的13个非病区村7~12岁儿童掌指骨干骺端X线改变率为参照,采用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诊断,确定非病区村7~12岁儿童掌指骨干骺端X线改变率最大上限值,制定大骨节病消除标准。结果: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大骨节病大流行,在此期间,重病区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可达到60%~90%左右;1984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对阻断大骨节病病因链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1992年和1995年,曾经有过反弹,但是,全国病情明显好转;90年代后期,中国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具备制定消除标准的必备条件。结论:①大骨节病病情的目前现况是:按病区控制标准划分,已有90%的病区达到控制水平;按病区类型划分,以轻病区为主,中等病区为10%左右,重病区不到1%;若干病区X线检出率已经控制在5%以下,且无临床病例检出;②未来流行趋势是:以散发为主;③有效防治措施是:综合防治;④消除标准的主要内容是:7~12岁儿童进行临床普查的同时拍摄右手掌指骨X线正位片,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诊断,临床检查,无I度及以上病例;X线检查,无骨端改变病例,干骺端阳性率≤3%。

大骨节病 消除标准 X线检查 干骺端阳性率

刘运起 刘辉 赵丽军 高本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14-2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