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9年青海省海北州碘缺乏病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和掌握海北州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海北州碘缺乏病的历史资料,2009年在海晏、刚察、祁连和门源4个县按东、南、西、北、中方位分别调查5所乡中心小学,共调查20所小学校。在每个小学原则抽取80名8~10岁学生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大小,检测其中20名学生的尿碘水平,人数不足时全部调查。每所中心小学抽取3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按照家庭食用盐的抽样《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卫疾控发”2007”197号)进行。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41%(82/1515)。其中,门源和海晏超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分别为7.16%(30/419)、5.50%(17/309),刚察最低为3.99%(16/401);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3.1μg/L,尿碘<50μg/L的占3.2%(14/429),海晏县<50 μg/L的最高为4.8%(5/104);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3%(1123/1188),门源最低为93.75(270)/288,海晏最高为95.33(286/300);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平均分为3.0分,最低为刚察2.49分,祁连最高为3.65分;结论:海北州通过多年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局部地区病情仍然高于国家消除标准,因此,需要加强碘盐监测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碘缺乏病 病情监测 防治措施

李增月 何多龙 李勇 周玉伟 吉德洪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青海 西宁 811602 青海省海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病科,青海 西海 810200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82-83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