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夏回族自治州碘缺乏病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对碘缺乏病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学生碘缺乏病知识及格率从基线调查的55.6%上升到了90.5%,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智力低下和生傻孩子及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知晓率分别从79.2%、76.5%、51.7%和82.3%上升到88.8%、85.6%、68.7%和90.O%,差异有显著性。学生认为碘缺乏病一定能预防的信念持有率为87.3%,向父母宣传知识的行为具有率为52.9%;育龄妇女知识及格率从基线调查的18.0%上升到了86.2%,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智力力低下和生傻孩子及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从48.6%、28.3%、15.4%和39.6%上升到86.2%、70.0%、46.3%和87.3%,差异有显著性。育龄妇女自觉购买合格碘盐的行为具有率为87.1%,正确食用碘盐的行为具有率为64.6%。相关部门人士90%以上知道碘缺乏病相关知识,尤其对缺碘造成的智力危害有了明确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与碘缺乏病的防治。结论:该地区形成了以学校和宗教场所为主要宣传场所,政府支持、各部门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建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群众-社会”的宣传模式,有许多优点,达到了健康教育知、行、信的高度统一,为民族地区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回族地区
曹永琴 王燕玲 窦瑜贵 李洪波 郑菁 孙玮 朱小南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78-18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