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家级监测点达乌尔黄鼠疫源地的小型鼠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国家级鼠疫监测点了解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区的小型鼠种群数量、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黄鼠疫源地中的各国家级监测点现阶段是否存在动物鼠疫流行因素,并对个监测点监测工作结果及手段进行可行性论证。方法:根据近年小型鼠鼠疫监测指标,采用布夹法以国家级鼠疫监测点为单位对各个区域进行小型鼠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在疫源地区内,发现小型鼠动物13种。结论: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啮齿动物种类明显减少;部分地区家栖鼠类与野栖鼠类存在交窜现象,容易发生动物间鼠疫疫情现象,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部分地区对鼠疫监测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对于部分监测数据是否失真应该值得考虑,以前曾多次检出阳性材料的部分地区,至今是否得到具体的检验和验证?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调查

张雁冰

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吉林 白城 137000

国内会议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30-233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