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宁夏红寺堡开发区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宁夏红寺堡开发区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规律及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09年对宁夏红寺堡开发区7岁以上布病重点人群进行入户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按照<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诊断病例。结果:共调重点人群1267人,收集血样1267份,血清阳性人数48例,感染率3.79%,其中确诊39例,患病率为3.08%,经单因索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民族、亲自接羔、卫生习惯差等因素是重点人群患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红寺堡开发区布病疫情较重,重点职业人群卫生习惯差、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不断提高重点人群的个人防护意识;同时,各部门间要加强合作,完善检验检疫制度,才能有效控制布病疫情蔓延。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习惯 防护意识 宣传教育 行为干预 检疫制度
靳峰 宋晓佳 李丽 王海宏 胡兴中 陈建杰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50-25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