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油的品质比较

  通过对花生冷榨、热榨以及预榨浸出三种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油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VE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值,浸出精炼花生油<冷榨花生油<热榨花生油;过氧化值,浸出精炼花生油<热榨花生油<冷榨花生油;色泽,浸出精炼花生油<冷榨花生油<热榨花生油;香味,热榨花生油>冷榨花生油>浸出精炼花生油;碘值,浸出精炼花生油<冷榨花生油<热榨花生油;皂化值,浸出精炼花生油<热榨花生油<冷榨花生油;折光指数和相对密度无差别,折光指数平均为1.472,略高于花生油国家标准指标范围。相对密度平均为0.912,略低于花生油国家标准指标范围;VE含量和氧化诱导时间,热榨花生油>冷榨花生油>浸出精炼花生油;脂肪酸组成,主要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差别,但浸出精炼花生油中有反式脂肪酸存在,新鲜花生油和陈年花生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90%和4.385%,这有望成为区别压榨花生油和浸出精炼花生油的特性指标。<br>  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花生油样品经过1年多时间储存后,浸出精炼花生油的酸值有小幅升高;所有花生油的过氧化值显著升高,大大超出花生油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浸出精炼花生油的色泽明显加深、回色现象严重;所有花生油香味变差,尤其是浸出精炼花生油的风味和口感严重劣变;所有花生油的碘值均降低至国家标准指标范围之外。

花生油 制油工艺 热榨工艺 冷榨工艺 浸出精炼 产品质量

刘玉兰 刘瑞花 王立新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450052

国内会议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

山东邹平

中文

52-56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