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64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疗效、生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2例患者中男358例,女284例;中位年龄53 (4-85)岁,HGB81.0(13.8-197.0) g/L, WBC 6.34 ( 0.42-268.5 )×109/L, PLT 113.5(1-1500)×109/L。其中年龄>65岁者115例(17.9%),有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者133例(20.7%),脾肿大者288例(44.9%),肝肿大者112例(17.4%),PLT>400×109/L者101例( 15.7%),外周血原始细胞≥0. 010者114例(17.8%),发生率均低于文献报道的西方患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等。结论: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与国外文献报道的西方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特征有较大差异。DIPSS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而联合应用DIPSS、PLT<100×109/L及脾肿大的新的积分系统更适合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能更好地区分中国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预后。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徐泽锋 肖志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02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42-143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