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NSAIDs相关消化道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采集自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出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3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无内镜诊断资料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非NSAIDs组(n=255)和NSAIDs组(n=103),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非NSAIDs组与NSAID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32±16.52)岁和(66.25±11.80)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5.755, P=0.000)。非NSAIDs组中男性患者190例(74.5% ),NSAIDs组男性65例(63.1%),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x2=4.655, P=0.031)。两组患者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9.803, P=0.002),非NSAIDs组为168例(65.9% ),NSAIDs组为85 (82.5%)。结论:高龄和女性患者是NSAIDs相关胃粘膜损伤的危险因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比率升高。NSAIDs相关胃粘膜损伤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并且输血治疗比率增加。

非甾体类抗炎药 消化道出血 粘膜损伤 临床特征

张媛媛 刘玉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81-8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