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中医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固体胃排空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中医证型FD患者的固体胃排空功能,分析症状、体征、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精神心理状态对固体胃排空功能和近端胃功能的影响。方法:FD患者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纳入FD患者52例及健康志愿者20例进行核素固体胃排空检查,观察指标:15分钟残留率、30分钟残留率、1小时残留率、2小时残留率、半排空时间、排空率:对所有F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罗马Ⅲ分型用于分层分析。并量化记录FD患者近期餐后上腹饱胀、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早饱、喛气、恶心、呕吐、合并便秘及合并便塘9组症状,记录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指标及静息心率,并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FD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状态的评定。结果:FD患者固体胃排空功能及其影响因素,52例FD患者中,49例(94%)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异常,37例(71%)患者存在早期胃排空加快;19例(37%)存在胃排空延缓:7例既存在早期胃排空加速,又存在后期胃排空的延缓;3例胃排空正常。FD组15分钟残留率、30分钟残留率、1小时残留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4, P=0.002 , P=0.046 )。1小时残留率减少组较1小时残留率正常组的早饱症状积分高(P=0.042 ),半排空时间延缓组较半排空时间正常组的早饱症状积分低(P=0.024 )、静息心率高(P=0.001)。静息心率增高(心率≥73bpm )是2小时残留率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OR=4.66 , 95%CI1.24~17.50 P=0.02 )。早饱、静息心率增高(心率≥73bpm)是半排空时间延缓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6, 95%CI 0.037~0.69 P=0.014;OR=7.75, 95%CI 1.57-38.08 P=0.012。) 1小时残留率(r=0.33, P=0.018 )、 2小时残留率(r=0.36,P=0.008 )与半排空时间(r=0.44, P=0.001)与静息心率均成正相关。结论:FD患者固体胃排空功能存在早期胃排空加速、胃排空延缓,以前者多见,早饱与早期胃排空加速有关,心率增加与胃排空延缓有关。湿热壅滞证、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的FD患者胃排空表现为早期胃排空加速的特点,脾虚气滞证胃排空功能未显示明显特点。

中医证型 功能性胃功能 消化不良 固体胃排空

李妮矫 张艳丽 姚树坤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消化内科 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24-125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