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住院患者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分析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病变的临床、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5年间消化胃镜室检出住院胃息肉121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胃镜、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镜下胃息肉的胃镜检出率4.91%。121例胃息肉病例中,男性35例(28.93%),女性86例(71.07%),男女比为1∶2.46。单发性胃息肉68例(56.20% ),多发息肉53例(43.80% ) 。其中增生性息肉45例(37.19%),胃底腺息肉32例(( 26.45% ),炎症性息肉27例(22.31%),腺瘤性息肉及炎性纤维性息肉少见,分别为3例(2.48%)及1例(0.83% ) 。胃息肉胃镜及病理符合的病例共85例(70.25% );胃镜下胃息肉改变但病理分型非真性胃息肉的病例为31例(25.62%)。结论:本院胃镜下胃息肉的检出率不高,女性多见,多为单发。本组胃息肉胃镜及病理符合率为70.25%。发病年龄上,以50~59岁多见,但多发性息肉高发年龄在70~79岁。各病理分型中除腺瘤性息肉外,均女性多见,3例腺瘤性息肉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上,以上腹痛、反酸及烧心症状最为常见。胃镜下表现,单发性息肉病变的好发部位为胃体、胃窦及胃底、贲门口;大小上以长径≤0.5cm者最多见,随长径增加而发生率逐渐下降,≥2.0cm者少见;大体形态上以无蒂(广基)型多见。各病理分型中,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多见,其它类型少见,胃底腺息肉有多发倾向。胃底腺和增生性息肉各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增生性息肉较胃底腺息肉有更高的肠化生率,提示有癌变倾向。
胃息肉病变 临床特点 胃镜检出率 病理类型 肠化生率
石琳 王化虹 谢鹏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10003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1-13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