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氯吡格雷诱发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一例

  简要介绍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女,75岁。主因乏力、纳差5个月,瘙痒、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收入我院普外科。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长期口服氨氯地平、地尔硫卓及消心痛,5月余前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及氯吡格雷,否认酗酒及肝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70mmHg,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因疑诊药物性肝损伤而停用阿托伐他汀,患者症状及肝酶学检查继续恶化,停用氯吡格雷,改用华法林后患者症状及肝酶学检查逐渐好转。停药2.5个月后随访,患者症状缓解,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正常。同时指出氯吡格雷是一种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肝毒性是氯吡格雷的一种罕见的副作用。也指明了氯吡格雷诱发肝损伤的机制尚不明确并对此进行概述。

氯吡格雷 胆汁淤积性 肝损伤机制 临床治疗 肝毒性副作用

刘芳勋 吴静 魏南 王沧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00038)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89-190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