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肠缺血患者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鉴于I-FABP对于肠粘膜损伤的敏感性,以及D-LAC对于肠粘膜缺血的特异性,本研究引入血清D-LAC联合血清I-FABP,从临床实验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因急性腹痛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共148例。健康对照组17例。采集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标本,分为肠缺血组(IC)和非肠缺血组(NIC),比较两组血清I-FABP和D-LAC水平,ROC曲线确定其临界值,计算两种指标用于诊断缺血性肠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 148例入组患者包括男性102例(102/ 148 68.9% ),女性46例(46/148 31.1%),平均年龄57.2岁(8-89岁):72例(72/148 48.6%)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急性阑尾炎( 36/72 50% ).急性胆囊炎(10/72 13.9%),腹膜炎(11/72 15.3% ),急性肠系膜缺血(13/72 18%);IC组包括:急性肠系膜栓塞导致缺血13例(13/21 61.9%),缺血性结肠炎6例(6/21 28.6%局灶性结肠缺血2例(2/21 9.5% )。 NIC组包括:机械性肠梗阻(61/127 48.0%),急性阑尾炎(36/12728.3%)腹膜炎(14/127 11.1%,包括肠穿孔致腹膜炎1例),急性胆囊炎(10/127 7.9%),急性结肠憩室炎(6/127 4.7%)。结论:1.健康人血清浓度为(8.33±6.25 ) ng/ml,血清D-LAC浓度为(5.47±3.64 ) ug/ml,肠缺血患者血清I-FABP和D-LAC水平明显升高,二者的诊断似然值高于WBC, CRP, CPK和LDH;2.血清I-FABP诊断肠缺血的临界值为86.21ng/ml,血清D-LAC诊断肠缺血的临界值为34.28ug/ml。 I-FABP和D-LAC的阳性结果(超过临界值)不能确定是否有肠缺血,I-FABP阴性结果(低于临界值)(NPV 96.3%)能判定患者为肠缺血的可能性为3.7%;

肠粘膜损伤 缺血性肠病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临床诊断

石卉 吴本俨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消化科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11-21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