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易合并骨代谢异常。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已有的小样本中国IBD患者骨密度研究并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其骨密度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6月到2011年4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57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所有患者均进行骨密度的检测和血清25 (OH) D的检测。骨密度测定部位为L1~L4腰椎和髋关节,采用L1-L4平均骨密度值和髋关节全部平均骨密度值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①IBD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UC组分别为37.2%和5.1%,而CD组分别为36.8%和3.5%。②将IBD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3组间血清25 (OH) 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UC组血清25 (OH) D的水平分别为(11.07±4.89 )ng/ml, ( 10.05±4.95 ) ng/ml, ( 9.00±4.50 ) ng/ml,将这3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组血清25 ( OH ) D3水平分别为(11.16±4.86 ) ng/ml, (10.31±5.84 )ng/ml, ( 9.45±3.74 ) ng/ml,将这3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BD患者易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激素累积量是UC和CD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共同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是UC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低BMI是CD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IBD患者骨代谢异常是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一个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人群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炎症性肠病 骨代谢异常 维生素D 骨骼健康
李攀 吕红 李梅 王鸥 钱家鸣
中国医学科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科 中国医学科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