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在中医临床研究质控评估中的应用及探讨
目的:建立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优化质控评估指标结构,并探讨其构建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的39个在研课题的参研单位(分中心)为研究对象,依据构建质量控制评估的指标体系采集质控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理论,首先根据特征值的大小提取公因子,因前6个公因子特征根大于1,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0.15%,包含原指标体系的大部分信息,故尝试用6个公因子近似地代替原来14个指标解释临床研究过程质控的水平。结果:依据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计算得到的课题排名,二者吻合度较高,在每一个四分位区间相同课题的比率均达到60%以上,其中第1个四分位区间90%课题相同,在第四个四分位区间80%课题相同,说明质控评估指标在反映领域专家的经验与数理依据之间基本取得一致,依此对中医临床研究进行质控评估是可行的。结论:大部分公因子(F1、F2、F4、F6)可从不同方面较好地反映临床研究的质控水平,少量因子((F3、F5)携带的变量与理论上构建的指标结构有差异。
中医临床研究 因子分析 质量控制 评估标准
李睿 翁维良 陆芳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81-87
2011-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