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诊疗特点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 1979~2011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1年)、PUBMED(1966~2011年)中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对其治疗时的辨证特点、选穴、针刺频次、疗程、疗效。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辨病取穴占63.2%(12/19);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有足三里(18/19,94.7%),天枢(17/19,89.5%),关元(10/19,52.6%),中脘(9/19,47.4%),脾俞(8/19,42.1%)等;针灸治疗频率每日1次占73.7%(14/19);10次1疗程占57.9%(11/19);针灸治疗2个疗程占52.6%(10/19);疗程间隔0天占36.8%(7/19)。高证据级别文献显示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率在90.0%以上。结论: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以辨病取穴为主,主穴有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等;针灸每日1次,10次1疗程,一般2个疗程,疗程间隔0天,在临床上多被采用,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率在90.0%以上,其疗效要高于西医的常规口服药物的疗效。

慢性非感染性腹泻 针灸疗法 辨病取穴 临床疗效 文献分析

王伟明 刘志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 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 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 100053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9-34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