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肾病的中医证型规律,及其与年龄、病程及肾功能情况的关系,为多囊肾病的中医诊治的规范化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259例多囊肾病患者中医证侯学、人口学、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探索多囊肾病中医证侯规律。结果:气滞血瘀、寒湿凝聚型血肌酐水平较脾肾阳虚兼湿热型、肝肾阴虚型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囊肾患者不同的病程和CKD分期的中医证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肾病中医证型可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聚、脾肾阳虚兼湿热、肝肾阴虚四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多囊肾病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型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多囊肾病 临床病理 中医治疗 疗效评价

王怡 王振华 张小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437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15-116

201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