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对腹膜炎及死亡风险的影响

  目的:对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进行探讨,为PD患者营养不良的早期发现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PD患者,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MICS,观察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尿素清除率(KT/V )和标化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检测生化指标、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24h腹透液中丢失的蛋白量;随访6个月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住院频率及死亡率。结果:所纳入的98例PD患者中,MICS患者56例,占57%; 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BMI、MAC和TSF下降,与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Alb、BUN和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MIS与腹膜炎发病频次、住院频次、住院总天数显著正相关(p<0.01),MIS每增加1分则患腹膜炎的相对风险为1.185 (1.036-1.355p=0.013),死亡风险为1.242(1.102-1.401 p=0.000)。结论:57%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可并发MICS; MICS患者具有高龄、较差的营养状况、显著的微炎症状态等特征;MICS可增加腹透患者患腹膜炎、住院频次以及死亡风险;MIS可预测患者腹膜炎和死亡风险,MIS每增加1分则患腹膜炎的相对风险为1.185,死亡风险为1.242。

腹膜透析疗法 营养不良 微炎症状态 腹膜炎 死亡风险

王会玲 许烨 周巍 张金元

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 南京军区肾脏病专科中心 200052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26-327

201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