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肾脏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观察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了解不同分期CKD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初步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脏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5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均无糖尿病、非肾脏替代治疗,分为5期。采用携带式的动态血压检测仪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和昼夜节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其心脏结构参数。结果:随着肾功能的下降,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心率,24h、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越来越高;各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无显著差异;CKD2、3、4、5期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显著低于CKD1期患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收缩压(p=0.327, P<0.05 ),24h平均脉压(β=0.299, P<0.05)、血红蛋白(β=-0.278,P<0.05)是影响LVMI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的血压非杓型节律现象比较普遍,并随着肾功能的下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夜间收缩压与尿蛋白排泄、肾功能密切相关。CKD患者尤其是非杓型血压者心脏结构改变更明显,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密切相关。

慢性肾脏病 动态血压监测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临床病理

李军辉 马南 汪年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 200233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472-473

201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